愛心成就未來 再忙也要與你吃一頓飯

自從爺爺住院後,奶奶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哪怕家人和社工再怎麼勸說,奶奶終究是粒米不進。
奶奶和爺爺已經結褵數十載,一同經歷過時代大大小小往事的爺爺與奶奶,總是分享著彼此認識的過程,以及那個時代曾經遭遇的艱辛。「我都不知道那段日子是怎麼熬過來的」爺爺如此說著,伴著他字正腔圓的口音,在那一刻,我們才知道爺爺原來是榮民。在爺爺正當青春的歲月,恰好爆發了國民政府與中共政權的衝突,隨著國民政府逐漸撤退來臺,當時未能如願共伴的親屬們,成了爺爺心中的一道牽掛,尤其是當時擔任教師的奶奶,看著爺爺逐漸遠去的身影,只能毅然守候著剩餘的身家,期盼著爺爺歸來的日子,不論是生是死。
而這一別,就是四十年。
子女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在臺定居多年的爺爺時,爺爺已經滿頭霜白,當年英姿勃發的樣貌已經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充滿皺紋的臉龐,悍勇拿槍捍衛國家的雙手現今則顫抖的握著助行器,緩慢的為自己料理生活起居,而當爺爺顫巍巍牽起奶奶的雙手時,奶奶則迅速抽開了手。
「你是誰?我又不認識你。」奶奶說著。
奶奶的舉動明顯傷了爺爺的心「阿枝,我是阿黃啊。」
「不認識。」奶奶冷漠的表情,好像讓周遭的氣溫又下降了幾度「這是哪裡,我要回家,你知道我家在哪裡嗎?」
「爸,媽去年開始已經認不得任何人了。」久未謀面的兒子輕撫著爺爺的後背「醫師說是失智症。」
沉默良久,爺爺終於說話「她是我太太,就算記不得我,她還是我太太。」
那天開始,爺爺和奶奶重新認識了彼此,好像是回到當年年輕的歲月,在老舊的眷村內,一同騎著鐵馬、吃著飯,一切的歲月都不曾改變過,沒有戰爭、沒有政府,任憑時光飛速的流過,奶奶總是對爺爺的存在抱有很多的懷疑和不信任,但爺爺總是拉著奶奶的手,告訴她「妳忘記什麼都沒關係,但記住,阿黃會陪妳吃晚餐。」
109年的夏天,爺爺因為突發性的昏迷住院了,每天都由爺爺陪伴著的奶奶從那天後,慢慢的失去了用餐的目的,從一開始慢慢喝湯,到最後索性什麼都不吃了。「阿黃會陪我吃飯,阿黃不在,我不吃。」望著滿是飯菜,對面卻空蕩蕩的餐桌,奶奶如此說。
一頓飯的目的,也許遠大於一瞬的飽足,比起滿桌佳餚,更重要的,則是當下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