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成就未來 從兩個故事看「輔具服務」

故事一:阿嬤的電動代步車
25年前的一個清晨,阿嬤一如往常的起了個大早,張羅著要運送至市場的雞肉攤子,阿嬤踩著他的三輪車嘴裡哼著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 ......。一輛汽車疾駛而過撞上了阿嬤的三輪車,滿身酒氣的駕駛根本還沒意識過來,阿嬤的雙腳從此失去知覺 ...... 阿嬤是個樂觀開朗的長者,當她在敘述著當年發生的事故時,不時的提醒我們,凡事只要有信心沒有不可能的。阿嬤說腳廢了,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唯一還有的能力就只剩宰雞賣雞的功夫,這是父親傳下來的。沒有丈夫可以依靠,唯一的女兒又已經嫁人了,她不能給女兒造成麻煩。當時,她想只要雙手還能動,有車子可以代步,行動上的問題解決就可以繼續做生意了。於是,阿嬤買了當時算高價位的電動代步車 (很多肢障者還不能接受),繼續著她的生意。
生意一天一天好起來,阿嬤甚至忙到忘記自己的雙腳無法行走一事。後來,甚至阿嬤的女兒也來加入生意。有了電動代步車,阿媽說她從來不知道甚麼是身心障礙者?有時候,客人同情的勸她,行動不便不用這麼拼啦!她卻覺得如果你自己都認為自己是行動不便,那才是真正的給自己打敗啦 ..
阿嬤這 20 幾年來使用過不少輔具,她說每樣輔具的設計都有它的可利用之處,也帶給她生活中許多便利,尤其電動代步車是她的最愛。在還未受傷之前,阿嬤可是騎車高手喔!她說在那個年代能有車騎是很拉風的,而且保守的社會風氣下,女騎士可算是跟得上時代的新女性呢!
看到阿嬤不因為肢體的障礙而失去信心反而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精采真是讓人感動,在他分享的過程中也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
故事二:阿鳳的助聽器
阿鳳...出生便有聽損,但我們卻未曾發覺,當然也從未帶她選配過助聽器。自小便有自卑感,因為許多人的話她總聽不清楚,老是要求別人再說一遍,久而久之,大家便不太願意再與她聊天了。而阿鳳也因為聽不清楚,漸漸地也就不願意跟別人聊天或說話,朋友也越來越不喜歡與她講話,因為老是聽不清楚還要再講一遍,因此整個人也就越來越孤僻且沉默寡言與愛生悶氣、猜忌憤怒隨之而來,真的是「心事誰能知啊?」。
那一天,也是改變阿鳳的開始,經過醫師與社工及我們的鼓勵下,她終於鼓起勇氣到輔具中心接受聽力檢測及助聽器諮詢,輔具中心的聽力師很細心,並詳細的告訴她有關於她的聽損型態、程度,以及要如何選配適合她的助聽器、使用助聽器要如何慢慢的適應噪音的干擾、助聽器要如何保養、用助聽器與人溝通時要注意的細節,經過聽力師耐心的解說下,身為家屬的我們也能一起了解該如何與聽障者溝通。
當收到報告書遞給阿鳳時,她含著眼淚說:「我從過去到現在已經30多年了,從來沒有人了解我的疑惑,也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我的問題,我一直很困惑,為什麼我與別人不一樣 ? 為什麼我會這樣 ? 因為我是被領養的,所以我的養父母也沒注意到我的不一樣,也許是平時我還能回答他們的問題,雖然聽不是很清楚但我也不敢說。
我們帶著阿鳳走出聽力室,看著她眼角仍含著喜悅的淚水,心中感到無限的安慰,在還沒來做聽力檢測之前,不曉得該如何與阿鳳相處或協助,但經過聽力師細心的解說下才知道,原來她是聽損所導致語言分辨能力不好,而必須選配助聽器的,真的很謝謝聽力師不厭其煩地說明,站在保護聽障者權益的角度看問題,聽力師是為聽障者開啟溝通大門的人,若不能詳細確認每一個環節,聽障者與人溝通的困難就會日益增加,也可能深深地影響他們的人格和自信心。
【因此及早選配助聽器,才是對聽障者最好的選擇,也不會因為每年下降的分辨力而感覺自己越來越聽不到,其實是是越來越聽不清楚;助聽器可以幫助您延緩退化,但它卻是需要您去適應它,及早選擇一副適合自己聽損的助聽器,就是對自己好,也對家人好,如此才能回到人群與人溝通無礙。】